中方人|唐爱春:以爱之名,诠释孝老爱亲与责任担当
2025-04-25 15:13:1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袁敏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612

中方融媒4月25日讯 唐爱春,女,1974年出生,现任中方县桐木镇黄家湾村妇联主席,2021年,被怀化市妇女联合会授予怀化市“第十届五好家庭”。在中方县桐木镇黄家湾村,唐爱春这个名字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,照亮了每一个村民的心田。作为村妇联主席,她不仅以出色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赞誉,更以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,成为了邻里间口口相传的“好儿媳”典范。

面对瘫痪卧床的婆婆和摔伤住院的公公,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家庭的重担;面对繁杂的村务和群众的期盼,她以坚韧的毅力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。唐爱春用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,用奉献书写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。

婆婆瘫痪,自学护理知识精心照料

唐爱春的公婆只有一个儿子,这意味着她与丈夫共同承担起了赡养两位老人的全部责任。三年前,婆婆不幸瘫痪在床,生活无法自理。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,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然而,唐爱春没有丝毫退缩,她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。

从婆婆瘫痪的那一刻起,唐爱春的生活节奏彻底被打乱。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房间,唐爱春就已经悄悄起床,开始为婆婆准备一天的生活起居。她先是轻轻地走进婆婆的房间,查看婆婆的身体状况,为婆婆擦拭身体,更换衣物,整理床铺,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细致。随后,她便走进厨房,开始为婆婆准备早餐。考虑到婆婆胃口不好,身体虚弱,唐爱春总是费尽心思地变换着花样。她知道婆婆喜欢吃软烂的食物,于是便将各种食材精心挑选、搭配,煮得十分软烂。无论是小米粥、南瓜粥,还是蔬菜面条,唐爱春都会耐心地将食材切碎,煮到恰到好处的火候。煮好后,她又会小心翼翼地将食物端到婆婆床边,坐在床边,一勺一勺地耐心喂给婆婆。在喂饭的过程中,她还会轻声细语地与婆婆交流,询问婆婆的感受,逗婆婆开心。

除了一日三餐的精心照料,唐爱春还时刻关注着婆婆的身体健康。她自学了一些护理知识,定期为婆婆按摩,以促进婆婆的血液循环,防止肌肉萎缩。每隔一段时间,她都会带着婆婆去医院复查,即使路途遥远,过程繁琐,她也从未有过一丝抱怨。在医院里,她跑前跑后,为婆婆挂号、缴费、取药,搀扶着婆婆进行各项检查,耐心地向医生询问婆婆的病情和治疗方案。回到家后,她又会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,按时给婆婆服药,细心观察婆婆的身体反应。

公公不慎摔伤住院,各方兼顾获赞不断

疫情期间,生活的考验变得更加严峻。唐爱春 87 岁的公公不慎把腿摔伤,住进了医院。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唐爱春的生活压力陡然增加。一边是瘫痪在床的婆婆,一边是受伤住院的公公,而她自己还是一名村干部,肩负着村内工作。在这个艰难的时刻,唐爱春没有被困难打倒,她毅然选择了勇敢面对,像个不知疲倦的 “战士” 一样,在医院、家中、村委会三点一线之间来回奔波。

每天早上,唐爱春依旧早早起床,为婆婆做好早餐,喂婆婆吃完饭后,她便匆匆赶到医院照顾公公。在医院里,她为公公擦拭身体、换药、按摩,陪公公聊天,鼓励公公积极配合治疗。为了让公公能吃上可口的饭菜,她每天都会回家做好饭菜,再送到医院。医院里的护士和其他病人家属,看到唐爱春如此细心周到地照顾公公,都对她赞不绝口。然而,唐爱春总是微笑着说:“这都是我应该做的,照顾好老人是我的责任。”

唐爱春的孝老爱亲事迹,在村里传开后,引起了强烈的反响。村民们纷纷对她竖起了大拇指,称赞她是村里的好媳妇,是大家学习的榜样。面对大家的赞扬,唐爱春总是谦虚地说:“我只是做了每个为人子女、为人儿媳应该做的事情,没有什么特别的。老人辛苦一辈子把我们养大,现在他们需要我们照顾,我们理应尽心尽力。”

唐爱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,展现了一名村干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。她用自己的爱和责任,为家人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,为村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。她的事迹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文明前行的道路,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,在生活中要关爱老人,传承孝道,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,勇于担当,让社会充满更多的爱与温暖。

责编:袁敏

一审:袁敏

二审:谭莹莹

三审:蒲长征
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
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!